1011.电影分账-《最爽新人生》


    第(3/3)页

    至于说国内,一般来说电影人头上有三位大爷。

    首先是广垫总局,是监管境内所有广播、电影与电视内容的执行性部委。****是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其设有一个电影管理局,专门针对电影管理。

    然后是中影,这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拥有将外国电影进口至国内的独家权利。中影也是最大的本土与合制电影制片方,并且是国内本土与外国电影的最大发行商。

    最后是华夏,成立于2003年,是第二大、也是除中影外唯一的其他发行外国电影的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公司不能进口电影,且其发行能力也没有中国电影集团那么大。

    进入国内的电影,一般分为几个类别。

    比如说分账电影,是由中影引进,由中影或者华夏或者两者共同发行的,通过签订协议许可外国供应商从该影片中获得中影总收入的规定份额而从国外引进的影片。通常,仅有好莱坞大片可以作为分账电影被引进。第一部分账电影,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于1994年11月12日公映。其后,每年允许10部分账电影进入中影。2002年,年度配额升至20部。而2012年,其配额升至34部,其中有14部必须是3D或IMAX电影。

    然后是买断电影,是由国内本地发行商以固定价格所购买的在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买断价格通常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

    第一次买断交易发生在80年代中期,当时,中影从华纳兄弟手中以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超人》(1978年)的影院放映权。大部分买断影片由国内电影发行商发行。中影和华夏每年也进行少量买断交易。通常,本土发行商通过像戛纳及米国电影市场(AFM)这样的电影节或电影市场寻找外国电影,或者外国制片商主动将其电影提供给本土发行商,以寻求合作,而本土发行商将电影提交至中影申请进口许可。

    在获得进口许可后,本土发行商将电影提交至中影或华夏总发行。也就是说,实际发行工作是由本土发行商进行的。中影或华夏实际上仅仅是提供发行授权,并就此收取电影总收入的差不多1/4。

    买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次性买断,如上面所介绍的,多数买断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分账式买断,操作方式同上,但当电影在中影的总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外国制片方除买断价格外还可收取该电影收入的一定份额。比如前世大家耳熟能详的《敢死队2》、《惊天战神》与《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均是分账式买断电影。

    05年以后,分账电影才普及起来,当年买断配额已扩大到30部。仅有4到5部买断配额电影可以是好莱坞/米国电影;其他则必须来自欧洲、香江和宝岛地区、韩国、扶桑、澳大利亚、印度、拉美等,或者来自跨国联合制作影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