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人注意到司老大儒身后的七叶此刻深吸了一口气,眼里再次闪过一抹极为复杂的神色。 “白老弟第五首词出来了?” “快快送来!” 方老大儒也是一惊,问道: “老夫记得第五首是写边塞之诗词……不是说白老弟都没去过边塞么,他如何写边塞?” 司老大儒一捋长须,咧嘴一笑: “这不和他对出的你的那道云散联差不多的意思么?” “他未曾见过海,不知潮涨潮落,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出了最好的下联啊!” “我这白老弟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能!” “这便是读书人极为难得的天赋!” “他定是在书中读过关于边塞的风土人情,以及战争的描述……” 九叶已跑入了亭中。 他甚至来不及行礼。 便欢喜的将一张纸放在了司老大儒的面前。 而此刻,镇西王与王妃再次面面相觑,心里愈发震惊。 五试皆为甲上! 这个赘婿…… 不,这位女婿简直是人中龙凤啊! 王府没有文人。 就算是女儿东方长缨,虽拜于司老门下,虽有不错的读书天赋,但若是说她有学富五车之才……这显然是给王府的脸上贴金。 所谓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倒是能捣鼓捣鼓,但距离精通相去恐怕有八百余里。 东方长缨真正擅长的依旧是武! 就算是长子东方策在宫里任了个礼部侍郎这样的文官,但极少有人知道东方策其实依旧是个武人。 整个王府就像一把刀! 一把锋利的刀! 刀过刚,则易折。 现在有了白少秋这个姑爷,这个姑爷是正儿八经的才高八斗的文人! 文若水,水极柔…… 这是不是能改变了王府的气运呢? 令王府刚柔并济在兴国已显露出来的微妙状况中立于不败之地? 瞧瞧,现在司老方老两位大儒都称他为老弟……这便是对他才学的肯定! 王爷严肃,不轻易显露喜色,但他心里的欢喜已越来越浓烈。 王妃的欢喜表现在了脸上。 现在再听白少秋得第五个甲上,她已笑容满面。 她已忘记了曾经对这位赘婿的怨恨,现在真正是丈母娘想要见到女婿的那种欢喜。 镇西王的视线落在了那张纸上,心里极为好奇—— 他抨击了朝廷重文轻武的陋习,但对于边塞诗词他是喜欢的! 没有多少人比他更明白边塞的凄苦,战争的残酷,还有那浓烈的生离死别的悲凉。 白少秋没有去过边塞。 他这首边塞诗得了甲上。 第(2/3)页